編織夢境:床頭板設計的四種可能性
當常玉與 Paola Navone 在2025年的台北耿畫廊相遇

如果有什麼事情最能串起常玉與義大利教母級設計師 Paola Navone 兩個不同時空的藝術家,那應該是他們都具有一雙獨特看待世界的眼光。
現居巴黎與米蘭的 Paola Navone擅長從不起眼日常事物中發覺其藝術性。尋常的生活物件,在 Naonve 的手中被顛覆、解構、重組,成為實用的當代設計傢俱與物件,大膽之中洋溢著人文鬆弛感。
【率性求真】
Navone 犀利率性的創作模式,其實從年輕時的經歷就可以看見端倪。Alchimia Group 是義大利後現代主義設計運動的重要推手之一。他們對當時流行的現代主義 (如包浩斯風格) 提出強烈批判,拒絕接受單一審美觀。年輕的 Paola Navone 正是這個群體的一員。1978年 Alchimia Group 在米蘭家具展發表了第一個設計系列 “Bau.Haus”後,Navone 回憶道:「結果根本沒人買我們的設計。但我們不在乎。我們試著想像一種全新工作方式、全新的設計……並盡情運用顏色、圖案和不對稱性。當市場上的大多數家具都空虛像是空白畫布時,我們用設計和圖案覆蓋家具。」

【融會東西】
此後近二十年間,Paola Navone 長期旅居亞洲與非洲,透過與在地工匠與藝術家的合作,她熟悉了各種充滿手工感的創作技巧與語彙,更從此讓東方充滿鬆弛感的生活哲學,注入了她的設計。充滿手感、融會東西成為了她作品的另一項特質。

【不完美的完美】
1996年 Paola Navone 成為義大利生活風格傢俱品牌 Gervasoni 的創意總監。在她任職20餘年間,將 Gervasoni 從一個沒沒無聞的地方編藤傢俱廠,搖身一變成為立足全球的設計傢俱品牌。
2002 年發表的 Ghost 沙發就是展現 Navone 融會東西方創作哲學的經典代表作。從巴黎藝術家波西米亞風的生活態度得到靈感,Ghost 沙發以一個寬鬆的布套,罩在簡約的舒適軟墊沙發結構上,搭配蜿蜒的車縫繡線為沙發套勾邊。它顛覆了西方傢俱設計傳統的精準沙發縫製方式,不嚴謹的垂墜布套為生活創造了一種空靈的美感。沙發布套上的皺紋在這個詮釋下,甚至不再視為是一種瑕疵,而是快樂生活的印記。由此,Paola Navone 成功的結合了當年義大利 Alchimia Group 對包浩斯的批判,並以東方寫意生活的情趣作為對新時代生活的答案與回應。

【波西米亞式的生活觀】
Paola Navone 崇尚的生活觀是文人的,藝術家的。生活無處不是藝術,藝術中處處都是生活。當許多當代藝術創作者追逐著市場菁英品味潮流,Navone 完全不在乎這些。在她經手的空間中,精緻創作的傢俱旁常信手捻來擺滿各種工藝創作。異想天開的前衛藝術可以與路邊撿回來的擺飾共處一室 --- 只要它們都具備某些共通的人文或工藝價值。菁英式的極簡教條主義、刻意刪減的擺設,可能是傢俱設計界的主流,但 Navone 從不認為是真理。因為 Naonve 相信,擁抱多元、手工、與發自內心的生活累積,才是人生最真實燦爛的美感。
丰巢很榮幸能與耿畫廊一起籌畫了本次「如常」特展。多幅常玉原作及限量數位微噴畫與王攀元、王懷慶、蘇笑柏、蘇孟鴻等人作品,與主要由義大利生活風格傢俱品牌Gervasoni 所構建的居家場景,進行了一次超越時空的跨界對話。每個場景分別連結常玉一生的不同心境,透過Gervasoni 傢俱的顛覆個性與寫意氣質予以詮釋。生活與藝術在此模糊了界線,就像 Paola Navone 看待她的創作、以及她為Gervasoni品牌所勾勒的理想生活。
本次展出自即日起於每週三及週六於耿畫廊展出,展期至六月中。敬請提前預約參觀指教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