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lt
alt
當萬物為一:Francesco Binfarè 談自然

大自然的反諷面 (和肉慾面)

 

要說服賓法雷 (Francesco Binfarè,義大利藝術家、設計師、Edra 沙發設計背後的靈魂人物 ) 已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。要讓賓法雷談論他不想談的話題,尤其當你試圖用非常明顯的誘餌想套他話時,那更是難上加難。

 

然而嘗試總是值得的 —— 與賓法雷交談本身就常藏著超乎預期的驚喜。特別是當你大膽地指出答案的方向時,這種驚喜的效果會更加顯著。例如,這次我們要探討的主題是「自然」。因此我們很想從賓法雷設計的「熊」和「岩石」造形的沙發開始談起。但賓法雷迅速避開了這個話題,並開始描繪一段天馬行空的旅程,沿途風景優美,出人意料,談及法國的博物館、階級鬥爭,甚至上帝的領域。繞了許多圈子,但這所有的一切其實都正中他表面上避而不談的主題——自然。

**********

 

Q: 本期雜誌的主題是自然。

賓法雷:可以不談這主題嗎,我們應該放自然一馬…

 

 

Q: 但我們應該…

賓法雷:巴黎奧賽博物館裡有一幅古斯塔夫·庫爾貝的畫作《世界的起源》 --- 除此之外,關於大自然,沒什麼需要再加油添醋了。

 

 

Q: 我們可以聊聊你的沙發。 例如「Pack」系列沙發以熊為主題、「On the Rocks」系列沙發以義大利薩倫托的岩石為主題…

賓法雷:關於「On the Rocks」沙發的設計,我的確指的是岩石。但當時我想的並不是自然。我只是想表達一種反諷。

 

Q: 反諷?

賓法雷:我的靈感來自觀察做日光浴的人—— 他們能自在地躺在極不舒適的岩石上。這讓我突然領悟,只要被「愉悅的想像」所激發,人類擁有非凡的適應力 —— 就好像,蜷曲著身體曬太陽、面向大海,一切都能變得自然而愉快。

 

Q: 一種挑戰。

賓法雷:一種心態的翻轉,角色的互換。不是沙發本身令人感到舒適,而是人們能彈性變通。

 

Q: 但「On the Rocks」沙發的確讓人感到溫暖與舒適。

賓法雷:但這是一種肉體式 (肉慾 erotic) 的舒適。我喜歡所謂的「自然」,因為它並非死的(編按:義大利文“natura morta”的意思是“靜物”,直譯是死去的自然)。也就是說,我喜歡它鮮活、優雅、迷人,就像一位舞者。我喜歡律動。不僅是沙發本身的律動,更重要的是使用它的人的運動。

 

Q: 肉慾多過反諷… (More erotic than ironic…)

賓法雷:一些人類學家認為,咧嘴「笑」可能演進自一種露齒的防禦性警告,常見於狼、狗以及與人類更接近的許多靈長類動物。簡單說,「笑」可能源自一種攻擊或防禦的展現。所以「笑」本身來自一種角色互換,就像認為岩石是舒適的一樣。

 

Q: 然後這個概念被應用到了您的沙發創作上。

賓法雷:提埃波羅 (Tiepolo) 對我來說是一位非凡的典範。我認為他是世界上第一位現代藝術家,甚至比悲劇性的卡拉瓦喬更現代。提埃波羅的作品充滿諷刺意味。在他的某些作品中,他巧妙地把委託他作畫的業主在畫中「顛倒」呈現。這樣,他既完成了委託人的要求,又在他們不知不覺中嘲弄了他們。這又再次展現一種結構翻轉,一種諷刺。提埃波羅正是以這種方式引領未來走向現代性。他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著一場階級鬥爭。

 

 

Q: 那麽《 Pack》沙發呢?

賓法雷:它同樣運用了這種顛覆手法。這麼大的熊,近距離接觸未必總是令人愉悅……然而,《 Pack》卻能喚起人們的喜愛。

 

Q: 這一點您如何解釋?

賓法雷:造型和形式非常重要。在我的沙發設計中,「美」並非目的,而是當沙發能帶給使用者視覺和身體的愉悅感受之後的必然結果。

 

Q: 然而您不能否認「On the Rocks」沙發的設計靈感源自於大自然。

賓法雷:是的,但這是因為它同樣擁有大自然最珍貴的禮物之一:它是生成式的,就像女性擁有生育的天賦。 「On the Rocks」並非源自於已存在的事物,而是作為未來事物的容器。事實上,每個人都在模仿它。但結果卻怪誕、不由自主地帶有諷刺意味。模仿者需要對其進行轉化,也因此面臨著回到起點的風險……而起點正是那些令人不舒服的岩石。

 

 

Q: 也就是說,自然…

賓法雷:在所有藝術的教學手冊中,大師們都建議人們練習模仿自然,甚至包括腿部、手臂、和臉部的肌肉。亦或是足球員、體操選手和馬拉松選手在比賽中的那些肢體的扭曲動作,那些我小時候常執著地從運動雜誌上臨摹的對象。但對於這些東西究竟是自然的還是人為的,人們往往很難有共識。

 

 

Q: 讓我們回到岩石和熊的話題…

賓法雷:我將沙發視為一個柔軟的居室空間,由可靈活移動的邊界界定。它們的特點是主動回應式的舒適、以及充滿活力的視覺律動。造型和形式至關重要,但大自然有時卻令人恐懼和害怕。你需要懂得如何切入。

 

Q: 這需要敏銳的眼光。

賓法雷:我一直對這個關於「眼睛」的定義感到神奇和興奮:「眼睛是一種宇宙感知自身的物理構造。」 因此,人眼正是宇宙之眼。萬物為一。我們即是自然。自然與我們之間沒有分別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我們都是神聖的。

 

Q: 結果最後您聊了自然,也聊了上帝。

賓法雷:是的,但這些最好還是別說出來,思考它們就好。它們很危險。其他人可能會把我們當成瘋子。

 

Q:還是去巴黎風險小一點…

賓法雷:就去奧賽博物館。沒什麼好補充的了。

 

本文發表於2025年出刊的  Edra Magazine 5,由 Giampaolo Grassi所採訪撰寫。Grassi在成為 ANSA 新聞社的國會記者之前,曾於佛羅倫斯負責司法新聞,也在米蘭採訪財經新聞。在由他撰寫、Mandragora 所出版的「關於 Francesco Binfaré」 這本書中,他彙整了這位藝術家的故事、思想與回憶。如需索取 Edra Magazine 請與丰巢聯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