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lazzo Invisible 奇想逸境特展
2023年米蘭傢俱展 / 米蘭設計周終於在 4月23日落幕。今年是疫情後正式回歸正常規模的第一次展出,整個城市都卯起來,以最精心的擺設、光鮮亮麗的姿態迎接來自全世界的訪客。
近年來米蘭設計周的規模不斷擴大,除了位於 Rho Fiera 的米蘭傢俱展,各種商業性品牌展、觀念性、實驗性主題展、甚至學生創作展覽無以計數,已到了一般人難以在一週內完全消化的程度。這篇回顧心得將只聚焦在傢俱和室內設計為核心的主要會內、會外展出。
**********
「可持續性設計」持續發酵
作為全世界最重要的設計展,如何落實「可持續性設計」一直是近年米蘭傢俱展相當重視的議題,並以行動朝這個方向不斷優化展出的面向。今年米蘭傢俱展重新規劃展館分配方式,大幅減少訪客需要在遼闊展區來回穿梭行走的距離。而其中兩年一度的燈具展,更放棄過去的棋盤式展區設計,改用全新環狀路線,讓觀展動線更順暢、更不容易錯過每個展館。看累了還有新規劃的休息區域可以讓手機充電,搭配由藝術家策劃的燈光相關迷你主題展覽,讓看展成為更完整的文化體驗。由設計搭檔 Formafantasma 設計的「極光」沈浸式廣場,是本次米蘭家具展舉辦講座、訪客休息、並展示燈光技術觀念的大型服務區,為忙碌的展區提供喘息、交流、想像的體驗,是本次展出備受好評的設計。在個別廠商層次,越來越多品牌選擇可重新組裝的回收或輕量化材質來架設展館。部分品牌甚至決定不再參加米蘭傢俱展,改採在米蘭市區建立永久展廳的方式,以改變每年短期投入場館架設的費用與材料浪費。
可持續性設計更重要的是落實在產品的設計。今年最動人的實踐,莫過於來自最近在全球當紅的觀念型設計工作室 Formafantasma 為義大利品牌 Tacchini 所策劃的「Tacchini Flock」展出。展出宣言是這樣寫的:「不是所有設計革命都是看得見的。對於Formafantasma,真正當代的實踐手段意味著我們應該因應當前世界的需要,重新思考一件產品如何成型、製造的方式,而不只是外觀的改變。」在這個命題下,Tacchini 與 Formafantasma 發展出了一種結合了歷經時間考驗、結合實用傳統與現代環境考量的全新製程。Formafantasma 引進了一種古老製作床墊的方式,以原本會成為廢棄物的無污染剩餘羊毛來取代泡棉,並結合天然乳膠,創造出柔軟充滿包覆感的坐墊,而這也已落實成為Tacchini 一系列沙發、單椅的新填充選擇,讓消費者有落實環保於生活的機會。這整個產業鍊的研究及產品實踐也將在由Formafantasma 策劃、即將於挪威奧斯陸國家博物館推出的「Oltre Terra」展覽中呈現。後續我們也會在丰巢官網中有更詳盡的介紹。
當傢俱成為愉悅生活的陪伴
嚴肅的環保議題之外,今年許多品牌以重新找回 Joie de vivre生活的樂趣為目標,發展新的設計。疫情這幾年突然讓人們意識到,家居物件可以在我們生活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,它們其實是我們的生活伴侶。今年許多新設計以柔軟而充滿包覆感的設計擁抱著我們,以其繽紛的色彩振奮我們,俏皮的形狀引發我們的微笑。義大利家居美學實驗室 Driade 今年的展館被彩虹所環繞,發表多款充滿個性的設計。由設計才女 Nika Zupanc 所設計的 “Melt Me 融化我” 陶瓷,以普普藝術創作手法,呈現一系列向女性致敬的藝術生活物件,讓人眼睛為之一亮。設計師 Fabio Novembre 則推出由兩個充滿愛意的情侶對望剪影而成的實木單椅,簡潔、感性,讓人一見傾心!來自1970年代再版發行的 Ipercubo 一樣精彩。貌似由塊狀泡棉切割縫製的立方體腳凳,坐下時自動變形成為一張輕鬆的扶手椅 ~這是由 D'Urbino, De Pas, Lomazzi 所創作、值得玩味收藏的當代設計經典。來自波蘭,以「FiDU自由氣壓成型」技術創造出各種獨特金屬傢俱家飾的 Zieta,今年以獨門絕技為旗下設計增添了更多迷幻色彩,更完美搭配您的室內空間。
SOFT EVERYTHING: 線條、質地、色彩
不確定年代,更多人冀望在家中尋求心靈的沈澱與慰藉,而傢俱也從各個面向企圖回應對於更溫柔、更舒緩療癒空間的需求。這幾年當道的曲線、呆萌造型的沙發及單椅持續發酵,今年在此之上,一線品牌競相再提升坐感,升級結合更蓬鬆具包覆感的泡棉與材質組合。包括Cassina 及 B&B 都分別於 2022 與 2023 都推出了具有彎折線條的新款設計沙發與單椅。
但說到有機線條,義大利Edra甫於去年發表的羽絨沙發 Standalto 無疑的仍然是業界翹楚:加入羽絨的坐墊與高背靠,結合了 Edra 最負盛名的無段式調整五金,給予使用者每天最舒適的擁抱。義大利高端傢俱品牌如Arflex 與 Tacchini ,也都在今年分別為廣受歡迎的 Tokio 呆萌沙發、Julep 圓弧沙發、Roma 沙發升級了更柔軟、更包覆的坐墊選項,讓沙發的外型與坐感同樣舒適,創造更居家感的舒適。
在這樣的減壓療癒空間中,搭配的是更柔和的中性色彩與細緻低調但層次豐富的質地與肌理。洞石的淺米、冷靜的沙色、被陽光曬至褪色的磚紅、蓊鬱的叢林綠等柔化的大地色系當道。包括 Arflex、Baxter、Gallotti&Radice、Meridiani、Tacchini 等品牌本次展館空間都有志一同地採用了類似的色系為主軸。在產品設計上, Edra 這次在使用「聚碳酸酯」發表最新 Diamante單椅與咖啡桌時,也一改過去貴氣耀眼的色彩,選擇帶灰色調的湖水藍,創造出更低調、更具空間融入感、但晶瑩剔透不變的設計。
「模組沙發」再度崛起
簡潔俐落、主張更輕鬆、休閒生活態度的模組沙發 modular sofa,興起於七零年代。因應疫情後,現代家庭對於常態性變換家居佈置、遷徙、不同人生階段的多變生活需求,具備更靈活搭配性的模組沙發再度流行。
其中由義大利設計師 Mario Belini 所設計的多款模組沙發,更成為各大品牌競相再版發行的對象,包括 Tacchini 的 Le Mura 沙發以及B&B 的 Camaleonda 等。今年 Tacchini 特別邀請 Formafantasma 為 Le Mura 挑選一款專屬的復古絲絨面料,以柔和的色階詮釋這款模組沙發的變化可能 (如下圖)。以慵懶舒適風格著稱的義大利 Gervasoni 今年也推出了帶著東方意象的多面向組合沙發 Samet,為模組沙發帶來不一樣的隨性、寫意生活風情。
重訪記憶 - 經典再版發行成風潮
整個米蘭設計周五花八門展出的背後,與過去有一個本質上的不同,就是大環境的「減速 Slowdown」。人們開始質疑漫無疆界的向前衝刺,反映在設計上的就是改為追求更有溫度、人性、歷史相關性的設計。「回憶」成為很重要的素材,這就是為什麼最近六零、七零年代的經典設計紛紛被再版發行、或成為靈感來源的背景。
義大利設計大師 Tobia Scarpa 的作品近年來成為這股風潮背後的最大受益者之一。它的知名作品包括 Tacchini 所發行的 Pigreco 單椅、Cassina 所發行的 Sorina 沙發、Molteni & C 的 MHC.3 餐椅等,今年 Tacchini 更近一步選出極富他個人設計特徵的經典單椅 Dialogo、Sempronia 以及 T-Table 再版發行,將會是設計迷最期待的2023 re-edition 發表。
當設計與藝術連結
在通膨壓力下,今年各大品牌無不絞盡腦汁,以更特殊的製造工藝或更富藝術性的表現,創造更高價值感。來自溫哥華-柏林的藝術工作坊 Bocci 今年發表全新品牌識別,並發表作品 118號吊燈。透明的玻璃球中,包容著由以職人吹製的白色霧玻羽毛,是漂浮在空中的一朵朵希望。Tacchini 也發表了各種充滿藝術感、雕塑感線條的單品:帶著墨西哥藝術色彩的 Altar 結合了雕塑性與功能性,是邊桌、更是一件家居藝術品。 新的餐桌 Orpheus 以美國著名當代藝術家Cy Twombly 的畫作為靈感,創造全新設計語彙,並完美結合大理石紋理,把設計美感提升到新的境界。
更多戶外傢俱的選擇
疫情還為傢俱圈帶來一些獨特現象。由於大家對戶外家居生活需求的提升,高級傢俱品牌一股腦的前進戶外傢俱市場。新進戶外傢俱的品牌包括 Poliform、Molteni&C 等,而老字號、原本就有戶外傢俱系列的品牌如Gervasoni、B&B 更無不重新強化自己的戶外傢俱產品線。但這股風潮到底是長期趨勢還是只是短期現象,丰巢認為仍待觀察。
精品品牌紛紛前進傢俱市場
精品品牌進軍傢俱市場並不是新鮮事。除了之前已經營家居系列多年的 Armani Casa, Hermes, Louis Vuitton 等,這兩年又有新的一波風潮。原本將家居系列外放授權經營的 Fendi Casa 自去年起重新整理產品線,摒除張揚的暴發戶形象,使其展現高級當代設計品牌該有的面貌。Dolce Gabbana 去年進軍傢俱市場,以凸顯西西里-南義風格的繁複設計震驚市場。來自巴黎的 Berluti 今年發表了一系列以皮革表現為主角的單椅、抱枕、與桌子的系列傢俱,風格與工藝展現了品牌獨特 DNA,是值得關注的力量。而法國 Dior 今年延續去年與設計師菲利浦史塔克的合作,今年推出「Dior 先生」單椅特展。精品品牌其實本身在傢俱製造工藝上常常沒有特別突出表現,但它們為家居設計圈帶來新的美感體驗與設計觀點,讓更多人認識高級設計傢俱的價值,這是精品傢俱品牌的精彩之處。